在養(yǎng)孩子這件事上,很多父母的心情都是一致的,尤其在物欲橫流、互相攀比的當今社會,對于“再苦不能苦孩子”這句話的理解正在被很多父母實踐著。但其實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,以至于一些父母一心只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,吃穿用度上都要是最好的,甚至和自身的家庭經濟條件完全不相符,正成為一種流行的“精致窮”養(yǎng)娃模式。拍拍貸試問,這樣真的是對孩子好嗎?
孩子容易形成錯誤的價值觀
在“精致窮”方式下養(yǎng)出來的孩子,看似擁有很好的物質條件,但卻是一種價值觀的偏差,也會讓孩子學到錯誤的價值觀,從小耳濡目染,孩子自然會過度地關注吃穿住行這些物質層面的東西,而忽視了自身的內涵和修養(yǎng)。
我們看到有的孩子剛上幼兒園,就已經知道大多數品牌的價格和名字了,有時候也會向同學炫耀自己穿的衣服、鞋子有多貴,用的文具是哪個國家產的。這種高于其他同學的購買能力,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虛榮、高高在上的感覺,變得看不起窮人,從小可能就以錢多錢少來區(qū)分不同的人。
而且隨著孩子年紀增長,了解的越來越多,知道家里其實并不富裕,但因為習慣了從小父母提供給自己優(yōu)越的物質條件,不想被別人發(fā)現家庭真實的情況,就喜歡用蠻橫、惡劣的方式威脅別人,實則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脆弱、不堪,極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扭曲。
深受“精致窮”之累的父母
其實,拍拍貸發(fā)現“精致窮”的養(yǎng)娃模式不僅對孩子的成長不利,父母也深受其累。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,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因此擔上了更重的財務負擔,自己省吃儉用,一件衣服都可以穿到破,一個手機都可以用很多年,但只要是關于孩子的,自己手頭再緊,就算是網上借錢都要滿足,這種非理性的消費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累。
貫徹“精致窮”概念的父母,一般有兩種,一種是虛榮心作祟,一種是真心想要讓孩子獲得優(yōu)質的童年,后者的心是好的,但方法使用卻并不正確。優(yōu)質童年的條件從來不僅僅是最好的物質條件,家長可以努力讓孩子獲得更好的生活,這無可厚非,但一定要與家庭能力條件相符,這樣不僅家長不會累,孩子也會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。
綜合來看,拍拍貸希望能給大家?guī)硪欢ǖ木荆?ldquo;精致窮”的做法不但會大量消耗家庭的經濟資源,讓父母深受其累,同時也無法對孩子起到良性的影響作用,孩子的童年并不會因此過得幸福,是一種典型的“花錢不討好”行為。
拍拍貸提醒做父母的要讓孩子獲得與家庭條件相匹配的幸福感,父母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家庭經濟實際情況合理地進行教育投資,讓孩子得以在健康的環(huán)境中成長發(fā)展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