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提到法國,你能想到什么?作為知名讀物《小王子》的故鄉(xiāng)、西歐文化之都,法國的文化歷史、文學藝術令不少市民欲探究竟。
正值第22屆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,5月27日,在楊浦區(qū)圖書館四平街道分館聯創(chuàng)服務點——聯創(chuàng)設計谷內,楊浦區(qū)圖書館與上海翻譯家協會合作主辦了一場講座,以“從《理想藏書》看法國文化傳統”為主題,通過線下報名參與、線上同步直播相融合的形式,為廣大市民讀者帶來了一場人文社科盛宴。
主講嘉賓何敬業(yè),華東師范大學法語教授,曾在巴黎第三大學學習,長期觀察和研究法國社會現象。法國人對閱讀的熱愛,讓他印象深刻。此次講座,何敬業(yè)從《理想藏書》切入,帶市民讀者了解法國文化。
《理想藏書》緣起于一檔法國電視節(jié)目。1976年,節(jié)目編輯和記者針對閱讀主題開展社會調研,并根據調研結果,由節(jié)目主持人皮沃主持、編輯、撰寫了《理想藏書》一書。這本書提出了49個閱讀專題,每個專題下推薦49本書作為藏書參考,還留下了第50本書和第50個專題的空位,供讀者自行補充。由于《理想藏書》內都是從法語作品或法語譯本中挑選的書籍,難免有遺珠之憾,但在探討法國文化這一議題時,仍具有相當可靠的代表性。
何敬業(yè)提到,以書中推薦的書目為例,《理想藏書》在青少年讀物專題中首先推薦《悲慘世界》,同時還選入了《小王子》《獅王》等書籍,注重對孩子人道主義精神培養(yǎng);為凸顯啟蒙運動的成就,編者在書中選入了伏爾泰、孟德斯鳩、盧梭、狄德羅四位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共17部,同步選入各流派代表作,鼓勵創(chuàng)新精神,主張包容奇思妙想。此外,何敬業(yè)提到《理想藏書》不僅僅觀察了文學領域書籍,對文化、泛文化類的書籍也有涉及。
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,何敬業(yè)以藏書為引,頻頻拓展至法國的文化歷史、文學藝術等內容,令讀者收獲滿滿。
據悉,下一步,楊浦區(qū)圖書館“歐洲之窗”項目還將繼續(xù)開展“魅力法蘭西”系列講座,旨在讓讀者了解更多法國文學知識,啟發(fā)文化思考,讓閱讀遇見世界。
關鍵詞: